close

  村委會偽造村民同意徵地的文件,非法完成土地交易;千畝被徵農用土地無正規批文;不組織村民選舉,村小組長得以連任三屆,村小組賬目不清,村民怨聲載道;村小組長將村土地全部賣完,被罷免後,村民小組長期“真空”……
  去年11月至12月,根據省紀委領導的要求,省紀委暗訪組分3支暗訪小隊,前往珠三角、粵東、粵西、粵北4個地區,就村務公開工作展開了專項暗訪調查。在暗訪調查中,暗訪組深入瞭解村財務公開、“三資”公開、民主決議等主要事項的情況,既發現了當中的先進經驗,也發現了存在的諸多問題。
  在此次隨機暗訪調查中,暗訪組發現,廣東多地鄉鎮基本形成了“一村一社區”的農村社區建設模式,部分農村社區綜合服務管理信息平臺已經建立。
  在村務民主公開管理方面,部分地區存在鄉鎮人民政府與村委會職責不清,村委會與村小組職責不清的情況,村民自治的功能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有的地方依然存在“村幹部說了算”的情況,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在多地流於形式。個別地方對村務公開重視不足,有些村務公開欄破舊,版面不規範,公開內容不夠全面,更新不夠及時,村務活動記錄不齊全,檔案管理不規範。
  在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方面,一些地方“三資”監管薄弱,群眾不能參與監督。不少村、組沒有及時真實地公開“三資”情況,群眾對“三資”管理滿意度不高。
  昨日,省紀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當前發現的情況和存在的薄弱環節,應高度重視並積極整改,探尋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把這項工作納入紀檢監察、民政部門和有關部門的常規工作,加強檢查,對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違紀問題認真查處。
  江門市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
  農田已賣為何找不到正規買賣批文
  2013年12月5日上午,暗訪組來到江門市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村民們向暗訪人員反映,該村村委會存在農田非法買賣的違法違紀行為。一位村民指著雜草叢生的田地說,這些全部都屬於大灣浪農田保護區的範圍,但從2005年起一直被丟荒至今。
  村民們稱,自2004年以來,張邊圍、大灣浪、呂豐圍、山頭圍等多個地塊,共有幾百畝農用地被陸續徵用和轉包,其中不乏基本農田保護區。但是,由於相關征收、轉包過程缺乏透明度,缺乏監管,以致嚴重損害了村民的合法利益。
  一位村民還拿來一份《出讓土地簽名冊》的複印件,上面寫明瞭村民小組同意出讓土地等內容,文字下麵簽滿了村民的名字。村民說,村民的這些簽名針對的是其他事項,結果被村幹部複印下來,再與徵地文件內容合在一起複印,製造出村民同意徵地的假文書。
  隨後,暗訪組來到篁灣村村委會瞭解情況。村委會書記李永春介紹說,相關問題發生在村小組,權限也在村小組,他們僅是知道相關事件,有的表決書簽字確實是在弄虛作假,是從其它事項的表決書複印過來的,但是村務會無權處理。
  針對這些被出讓的土地是否合規合法,暗訪組來到荷塘鎮政府及國土所、江門市國土局蓬江分局、江門市國土局等部門瞭解情況。但這些相關部門,個個都稱手續合法齊全,但是沒有一個部門能拿出相關的批文。
  湛江吳川市邊坡社區居委會邱屋村民小組
  村民小組連續兩次未舉行村民選舉
  湛江吳川市邊坡社區居委會的邱屋村民小組,村子雖然距離市區只有10幾公里,但村裡的道路全部都是泥巴路。
  暗訪人員在村裡看到,一棟棟新建的樓房鱗次櫛比,從多方面來看,該村並不貧困,但怎麼連一條像樣的水泥路都沒有呢?
  村民們反映,近年來,村小組通過賣砂、賣林地乃至良田、廠房獲得了不菲的收益。但對這些收入,村民們不僅沒獲得分文,就連收益的具體數目與村裡的開支,村民們也一概不知道。村民告訴暗訪人員,村小組的收支沒公開的根本原因是村幹部的一意孤行,且因為村幹部的緣故,該村小組已經兩次沒換屆,“如今這個村小組長已經連任3屆了”。
  據瞭解,邱屋村村小組組長是邱木康,而他的弟弟邱木養則是邊坡社區居委會的主任。對於居委會的有關情況,村民也是一概不清楚。他們說社區居委會從來沒有組織過村小組幹部或者村民代表開會。
  在村民的指引下,暗訪人員來到邊坡居委會。只見居委會大門緊閉,從門口堆滿垃圾的縫隙中大致可以看出,這道門已經許久沒有開過。村務公開欄里,除了一些上級有關部門下發的計生宣傳單張外,沒有任何與該居委會有關的內容。村民們反映有事找居委會主任可直接去他家,居委會平時沒有人上班。
  邊坡社區居委會支部書記李泉當時對暗訪人員表示,針對村民關於村小組不換屆的投訴,上級部門已經組織安排在2014年1月組織換屆。在當地街道辦事處財政所,暗訪人員見到了邊坡社區居委會2013年的賬本。不過,賬本不多,收支票據也很少。至於村小組組長邱木康,暗訪人員尋找了兩天也沒有找到,其手機也一直關機狀態。
  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麥村
  1000畝左右徵地無批文
  2013年12月9日下午2時,暗訪組來到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麥村。進村後,暗訪組隨機向村民瞭解該村的村務情況。這時,許多村民聞聲而來,紛紛爭搶著反映問題。大家反映最多的還是村裡土地被賣而村民卻得不到應有補償一事。有村民說,他看過報紙,“相關部門批了400畝地的土地出讓項目,村裡卻賣了1400多畝”。
  村民們反映,2009年下半年,當地鎮政府以浦項項目落戶該村為由,向麥村徵地。然而,4年之後,他們最終發現,當年土地被超量征收。令村民更加不滿的是,當初征地時,有關部門應允他們保留徵用地的15%作為留用地,面積有200多畝,但至今這一承諾也沒有兌現。
  帶著村民的疑問,暗訪組來到麥村村委會瞭解情況。村委會書記麥肯祥說,當時鎮政府確實告知徵地是為了浦項項目,當時也僅下發了一份徵地協議書。
  事後,暗訪組收到杏壇鎮鎮政府提供的徵地批文。不過,這個批文顯示,合法徵地的面積只有27公頃,約計400多畝。至於其它1000畝左右的徵地,究竟有何依據?哪個部門予以批准?該鎮鎮政府並未提供相關的文件予以證實。
  珠海市斗門區井岸鎮草朗村
  耕地被租去搞綠化
  暗訪組在珠海市斗門區井岸鎮草朗村村委會的村務公開欄上看到,除了幹部工資補貼沒有公示之外,有關資金、資產、資源以及重大事項等方面的公示都比較清晰具體,甚至連租賃合同也是一覽無遺。
  村務不斷創新、不斷規範,但是仍有部分村民指出了該村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他們告訴暗訪人員,村裡的信息發佈電子屏長年閑置,而且近些年基本農田租賃上出現的問題也沒有得到糾正。一位村民說,村農田保護區的一塊水田被村裡租給了一位商人搞綠化。
  村民反映的這一問題得到村委會書記韋國茂的證實,但韋國茂認為:“反正搞綠化,沒有違反農田保護規定。”
  其後,暗訪人員在該塊土地的租賃合同上看到,其中有條款寫明:“乙方在承包期內,不得隨便改變耕地的耕地功能。”究竟承包商改變基本農田的耕地性質,開展綠化種植,是否違反《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呢?珠海市斗門區井岸鎮國土管理所的吳副主任說,文件上是不允許的,但是實際操作上,如果不讓他改,誰會去租?
  300畝地如何安置失地村民無下文
  2013年11月9日,暗訪組來到陽西縣織篢鎮黎昌村委會。暗訪組來這裡沒多久,一群村民便圍了上來,反映最多的是近幾年徵地的事情。
  村民反映的徵地問題發生在2005年。當時,整個村委會被徵了5000多畝的地開發工業園,涉及多個村小組。地被徵後,當地政府為了安置村民,便劃撥一塊300多畝的土地留給村民建房,但具體如何安置村民,村裡從來沒有召集村民開過會。
  暗訪組在當地調查不到半小時,幾名村小組的幹部就吵吵嚷嚷地沖了過來,堅決不允許暗訪組再拍攝,並將一大堆黃泥堵在路上,阻止暗訪組車輛通行。直到暗訪組報了警,村小組幹部才將黃泥鏟掉。
  在織篢鎮財政所,暗訪組看到了黎昌村委會的賬本,並隨意抽取了2012年12月賬本的原始憑據,發現裡面的開支名目有些可疑:比如,有一筆單餐費用總數達到11000元。在暗訪組的要求下,黎昌村委會的黎昌村小組也拿來了他們的賬本,但這根本不是規範的賬本,沒有任何票據。
  陽西縣織篢鎮黎昌村委會
  300畝地如何安置失地村民無下文
  清遠市清城區長沖村委會長衝口村民小組
  村小組長幾乎將村小組土地賣完
  進入清遠市清城區長沖村委會長衝口村民小組,暗訪人員看不到一方農田,倒見到了一大片長滿野草的荒地。村民們指著這些荒地說,這裡原來全是水田。
  村民告訴暗訪人員,村小組原組長在沒經過村民同意的情況下,便擅自出賣了這片200多畝的農田。
  由於原村小組長在徵地工作中,沒聽取大多數群眾的意見,違規將村子里大量的地賣掉,導致村民不斷上訪,最終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同意村民的意見,最終廢止了原來的合同,並將原村小組長罷免。不過此後,這片地便再也沒有被開發,也不准村民種植。
  據調查,自2005年以來,由於長衝口村原村民小組組長的一意孤行,該村的農田與旱地幾乎都被賣完。
  但問題並沒有因為原村小組長被罷免而結束。在該小組長被罷免後,該村的基層組織就成了“真空”。長衝口村民小組沒有村幹部已經有四五年的時間,所有的村務與財務包括公章全由長沖村委會管理。
  對於村委會的工作,村民們反映村委會要求該村在被徵地過程中,要扣下5%的徵地款作為所謂的辦公經費。對此,長沖村委會出納吳清文說:“5%有時拿了,有時沒拿。”
  河源市東源縣仙塘鎮東方紅村
  賣地中介泛濫並稱“賣地相當簡單”
  河源市東源縣仙塘鎮東方紅村,毗鄰河源大學城,近年來205國道的貫通和連接市區的勝利大橋建成,使這個村成為了河源發展的新興熱土。
  暗訪組來到東方紅村委會,發現黨務公開欄內沒有任何張貼。下午3時多,村委會大門緊閉,暗訪組試圖敲門進入,但沒有人應答。
  暗訪組發現,在東方紅村裡,很多地方能看到各種賣地的廣告。在村裡,一位中介找到了暗訪組,說可以通過村裡出證明的方式賣掉這一塊大約1000多平方米的地皮。
  該中介稱,地皮是其朋友的,“這裡賣地很簡單”,不用辦手續,只要村裡出一個證明便可以,賣地資金歸個人。然而,另一個買家告訴暗訪組,像這樣的土地買賣並不符合法律的規範,除非挪一個戶口到村裡來,成為本村人。
  不過,這個買家和中介表示,用這樣的方法買地,雖然不正規,但是在附近幾個村都“行得通”。
  ●南方日報記者 趙楊
  通訊員 粵紀宣  (原標題:徵地補償成農村多地乾群矛盾焦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l74tlet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