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回望120年前的甲午戰爭,不是要沉湎於歷史苦難,而是要汲取歷史智慧,解決新的歷史課題。今天,中國的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眾多挑戰,中國該如何化解難題?如何防止中國現代化進程再次被打斷?在7月24日於國家圖書館舉辦的“殤思·鏡鑒——甲午戰爭120周年研討會”上,中國近代海軍史研究學者薑鳴、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雷頤、中國海軍史學會會長陳悅等海內外專家學者,對甲午戰爭進行分析解讀,為今日之中國提供借鑒。
  □主講
  甲午戰爭前的清日力量轉變
  甲午戰爭120周年,總結歷史經驗,可以說的很多。19世紀,西方列強東來,中日兩國都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也都高度關註這種危機的挑戰,兩國對於西方的回應幾乎是同時開始的。
  歷史機遇
  日本經歷明治維新,中國經歷洋務運動,但一個處於上升,一個處於下降在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上,日本把效法西方、脫亞入歐、政治改革作為國策,通過明治維新,消除藩封割據,完成中央集權和君主立憲政體。又把海外擴張,以朝鮮為跳板踏上中國大陸,進而走向世界作為發展步驟。
  幕末時期,日本思想家吉田松陰提出“得失互償”的攘夷保國之策,主張在與歐美和好的同時,將失之於歐美者,取之於鄰國。吉田的這種主張,通過他主辦的“松下村塾”影響了他的弟子。
  中國方面是否意識到不日本的挑戰?中國政治家其實很早就看出了日本對中國的威脅,1874年李鴻章就提出,“泰西雖強,尚在七萬里以外,倭國則近在戶闥,視我虛實,誠為中國永久大患”。為防禦日本侵略,李鴻章疾呼重視海防,組建北洋海軍,並稱“今日所以謀創水師不遺餘力者,大半為制馭日本起見”。
  從地緣政治來說,日本要向外謀發展,就要解決朝鮮問題、琉球問題和臺灣問題,當時中日之間的交涉也都是圍繞這3個方面展開的。為了應對日本在戰略上的步步緊逼,清政府做了大量準備,洋務運動、建設海軍都是這種應對的具體行動。從1874年到1894年,中日兩國的軍事對峙和衝突共有4次。1874年日本藉口琉球船民被臺灣土著居民殺害而出兵臺灣,清政府以支付50萬兩白銀換取日本退兵;1879年日本廢琉球改設沖繩縣,清政府經多次交涉,最終不了了之。這兩次事件促使清政府重視海防,建設海軍,並使中國在中日海軍發展競賽中超出日本。此後,在1882年朝鮮“壬午事變”中,中國海軍迅速運兵入朝,把朝鮮攝政王大院君抓到保定,遏止了日本介入的企圖;1884年朝鮮“甲申事變”,清軍再次入朝,使日本趁機侵略朝鮮和中國的企圖無法實現。
  同時,北洋海軍主力在1886年、1891年、1892年三次訪問日本,展示了中國軍隊的威力。但清政府當時剛剛經歷了鎮壓國內太平天國起義的十幾年內戰,還有平定西北迴民起義和驅逐阿古柏勢力入侵新疆的戰爭,總體上國力衰落,缺乏戰爭的精力和實力。當日本併吞琉球時,琉球國王派使節向中國求救,李鴻章表示同情,但私下表示不可能為琉球的幾個島嶼和日本開戰。這時日本經歷了明治維新,中國經歷了洋務運動,但是一個處於上升,一個處於下降。中國沒有真正抓住歷史機遇,在二十幾年裡,逐漸拉開了差距,最後兩國的態勢發生了變化。
  日本
  “外交上居於被動地位”和“軍事上先發制人”的謀劃,反映出當年日本政客的不擇手段最近,我重讀了日本外交大臣陸奧宗光在1895年戰勝中國後撰寫的回憶錄《蹇蹇錄》。陸奧是甲午戰爭的策動者,他在書中談到了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日本確立的策略是:
  政府經過慎重審議後,確定如下方針:即中日兩國既已各自派出軍隊,何時發生衝突雖然未可逆料,如果發生戰爭,我們當然要傾註全力貫徹最初的目的。……我國盡可能居於被動的地位,事事使中國成為主動者。
  我國政府的政策,在外交上雖然居於被動地位,但在軍事上卻要先發制人。因此,在刻不容緩的時刻,為了在外交和軍事問題上取得協同一致,各當局莫不潛心策劃,煞費苦心,至今思之,我不禁悚然。
  陸奧講的是朝鮮東學黨起義發生後,日本誘使中國出兵的那段歷史。他所說的“外交上居於被動地位”和“軍事上先發制人”的謀劃,反映出當年日本政客的不擇手段。從甲午戰爭起,“在軍事上先發制人”即不宣而戰的突然襲擊,一直成為日本軍隊的傳統。我們反思歷史,要清楚地看到日本的這些特征,才能更好地與之相處。
  清政府
  在發展北洋海軍過程中,面臨嚴重的腐敗
  清政府在發展北洋海軍的過程中,面臨非常嚴重的腐敗。
  第一個層面的腐敗是統治階層的腐敗。說得比較多的例子是,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修建頤和園。同時,清政府在1891年開始停止進口外國的艦船和裝備。中國同西方國家、同日本之間,在自己曾有的軍事領先地位發生了轉折。
  1891年5月到6月,李鴻章第二次校閱北洋海軍。他提出,渤海門戶已有深固不搖之勢,又說煙臺和青島兩地要進一步修築炮台。清政府一方面同意這個請求,另一方面又在6月1日批准戶部提出的籌餉辦法,停止購買外洋槍炮船隻兩年,省下來的錢全部上繳戶部財政。
  我們不太瞭解的是,當年6月到8月,北洋海軍訪問日本,在他們的訪問日記里多次提到日本軍港的情況。北洋海軍軍官感慨,日本海軍之勃興他日不難與歐洲諸國並駕齊驅。所以在7月30日北洋海軍尚未回國之前,丁汝昌就已發回電報,說我們戰鬥力已遠不如日本。但這封電報沒起到什麼作用。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前,李鴻章第三次檢閱海軍,他說“西洋各國船式日新月異,即日本蕞爾小邦,猶能節省經費,歲添巨艦。中國自1888年海軍開辦以來,迄今未添一船,恐後難為繼”。這是國家在財政安排,以及清政府在考慮國家戰略、考慮慈禧太后60壽辰、考慮國家軍備安排的過程中犯下的戰略性錯誤。
  第二個層面的腐敗是北洋海軍的內部腐敗。關於北洋海軍的腐敗,我補充兩個新材料。第一個材料是,北洋海軍訪日時,一方面看到日本海軍的興盛,一方面官兵卻一起出去找妓女。第二個材料是,北洋海軍研究者在威海發現了一個房契。1895年7月20日,北洋海軍劉公島投降幾個月後,也是《馬關條約》簽訂3個月後,方伯謙的弟弟悄悄將方伯謙在劉公島上的房產和土地賣掉。同時還發現,有人向北洋海軍官員起訴方伯謙的弟弟,稱方伯謙曾向其借英銀6000元,年利8%,買了60間房產,方的弟弟出面進行出租和收租金。現在方伯謙被殺頭,“我找誰去?”這兩個材料講的是一件事,這些材料證實了北洋海軍內部的腐敗。
  歷史總有許多令人感慨之處,審視歷史必須看到,我們要從自身做起,要制定正確的國家戰略。只有正視歷史,才能真正實現民族的崛起。
  □分甲午埋藏著未來崛起的密碼論
  威海有一個傳統,每當甲午戰爭逢5、逢10的年份都會舉行國際學術研討會,但對甲午的紀念,沒有一個年份像今年這麼熱鬧,有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可能是某種因緣註定,在甲午海戰的主戰場遼寧東港大東溝,甲午海戰的一艘沉船“超勇號”在這個時候被髮現。超勇艦在泥底下8米深的地方,當我們發現超勇艦時,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痛。
  大家這麼熱鬧地說甲午,其實目的就一個,思考當年為什麼敗了,我們不能再犯這樣的錯誤,尤其是在今天我們走向海洋強國,面對海洋,而且越來越面對世界的時候。以往總是說,甲午戰爭改變了此後一個多世紀中國的命運,其實,在這場戰爭裡面埋藏著今天跟未來崛起的密碼。
  如果我們把這場戰爭只看作是腐朽的軍隊、腐朽的政府的失敗,那就錯了。那個時候,歐洲列強的勢力越來越強,東亞國家如果要保有自立就要自救。結果,我們選擇的模式是建立一支新式軍隊保護固有的生活方式、固有的價值觀、固有的社會傳統,什麼都不改,就改一支軍隊。
  而日本明白自己沒有資源,他要崛起,在他當時看,他所能參考借鑒的“老師”,英國人、法國人全是踩著落後國家民族的血淚崛起的。
  有一位日本專家說,到目前為止提到甲午戰爭,普通的日本人如果熟悉這段歷史,他們普遍的認識是,甲午戰爭是讓他們實現了從一個落後的東亞小國成長為一個西方式國家的臺階。這之後在日俄戰爭中,日本又打敗俄羅斯,進一步崛起。但日本人也意識到,在這個崛起過程中,他們可以說是有原罪的,他們的崛起是通過侵略別人實現的。他的侵略模式越來越膨脹,軍隊影響力越來越膨脹,必然會迎來昭和時代太平洋戰爭的全面失敗。
  到了甲午戰爭120周年之後,抗戰勝利幾十年之後,環顧東亞局勢,實際又到了某一種崛起的關口,中國正在崛起,從日本的一系列舉動看,他也要“崛起”。這個年份關註甲午,會得到更多的教育、更多的想法。
  甲午戰爭雖然在甲午那年爆發,但這場戰爭對中國的影響決不只限於那個甲午跟這個甲午,而是值得不斷探索。希望對於甲午的紀念不要只局限於甲午,我覺得甲午是我們民族一本必備的參考書,如果不反思甲午,不徹底找出甲午失敗之因,在崛起之路上,我們內心裡可能還會有一個小地方不太自信。
  □觀研究甲午也是未來之需
  甲午戰爭對中國曆史進程影響巨大。沒有甲午戰爭就不會有十年後的日俄戰爭,也不會有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不會有日本殖民統治臺灣50年,也不會有日本占領大連40年,不會有東北廣大地區淪為日本統治14年,也不會有全國蒙受戰火之災8年之久。所以,我們投入力量研究甲午不是權宜之計,而是當今之需,也是未來之需。
  封閉落後的海洋觀念,必將使國家發展落後於時代。北洋海軍在甲午海戰中失敗的原因,不僅僅體現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還體現在全民族的海洋意識上。歷史上重陸輕海的思想根深蒂固,明清兩朝的禁海政策更是讓中國與世界隔絕,完全不知道一個從陸地到海洋的世界政治經濟大變局正在敲擊著中國的海岸。
  楊曉丹(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副所長、海軍大校)
  失敗還源於重陸輕海意識
  今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又是一戰100周年。中國曾是東亞地區的No.1,日本經過明治維新超過了中國,通過戰爭重新洗牌。一戰爆發也是德國新興力量開始崛起。我們知道每個地區的均衡是暫時的,國家強也不過幾十年、上百年,總會有其他國家的力量上升,重新崛起。重新崛起這種變化是永恆的,那麼,每一次都要通過戰爭形式來為一個地區的崛起重新定格嗎?這是人類面臨的一個問題,是二戰以後人類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
  雷頤(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重新崛起這種變化是永恆的
  本版文字京華時報記者朱峰整理自“殤思·鏡鑒——甲午戰爭120周年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發言  (原標題:回望120年探尋甲午埋藏的崛起密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l74tletg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